伤寒未解欲呕吐者,胸中有热邪上逆也;腹中痛者,胃中有寒邪内攻也。程知曰:言下后复发汗,有俟津液自回之法。
邪气之中人也深,感之虽微,亦即为病,甚则直入于藏不能自已,虚者死焉。常器之云:当灸鬲俞、关元穴,背俞第三行。
其下利之物,又必稠粘臭秽,知热与宿食合而为之也,此可决其有燥屎也,宜以小承气汤下之。故以柴胡冠桂枝之上,意在解少阳为主而散太阳为兼也。
须以附子温经助阳,托住其里,使阳不至随汗而越,其麻黄始可合细辛用耳!林澜曰:传邪与阴寒皆有沉脉,沉但可为病之在里,而未可专以沉为寒也。当解之下「熏之」二字,当是「以汗」二字,始与上下文义相属。